形态描述
描述据3个封片标本。
成虫形态 据太湖封片标本。虫体长1.25—1.40mm,体宽0.286--0.377mm。咽大小0.091---0.117×0.091—0.110mm。
后吸器仅具一联结片。边缘小钩短肥指状。前6对钩长度在0.023--0.039mm之间,第7对最大,其长约0.059mm。中央大钩外突极长,全长约0.033mm,基部长0.023--0.030mm,外突0.026--0.030mm,内突0.008--0.01 3mm,钩尖长0.007—0.Ol 3mm。联结片细棒状,大小0.003---0.006×0.036--0.040mm。
交接器简单,其长0.004-0.005mm;交接管约始于支持器中部,基部直径0.010--0.013mm,其余直径约为0.004—0.005mm;支持器长0.082----0.099mm,基部作柄状,端部有二指状突起,钳夹交接管端部。阴道及卵未见。
图42缘膜指环虫Dactylogyrus scrjabini
1.后吸器;2.交接器。
Achmerow(1954)发现此虫,定名为D.skrjabini。GuSSev l955年在黑龙江兴凯湖调查,则未发现白鲢有此虫寄生。l956年在太湖检查,发现本虫五个标本,但当时由于联结片不明,故未报道。后观察生活标本,始见有明显的联结片。Achmerow(1954)因该虫对5%NaCl有耐受性,故推测此虫可能是致病种类;Boroanova研究该虫的产卵率及发育,找出其最适温度20—24℃;但由于该虫多寄生于鳃板,而认为可能对白鲢为害不大。 .
成虫形态 据太湖封片标本。虫体长1.25—1.40mm,体宽0.286--0.377mm。咽大小0.091---0.117×0.091—0.110mm。
后吸器仅具一联结片。边缘小钩短肥指状。前6对钩长度在0.023--0.039mm之间,第7对最大,其长约0.059mm。中央大钩外突极长,全长约0.033mm,基部长0.023--0.030mm,外突0.026--0.030mm,内突0.008--0.01 3mm,钩尖长0.007—0.Ol 3mm。联结片细棒状,大小0.003---0.006×0.036--0.040mm。
交接器简单,其长0.004-0.005mm;交接管约始于支持器中部,基部直径0.010--0.013mm,其余直径约为0.004—0.005mm;支持器长0.082----0.099mm,基部作柄状,端部有二指状突起,钳夹交接管端部。阴道及卵未见。
图42缘膜指环虫Dactylogyrus scrjabini
1.后吸器;2.交接器。
Achmerow(1954)发现此虫,定名为D.skrjabini。GuSSev l955年在黑龙江兴凯湖调查,则未发现白鲢有此虫寄生。l956年在太湖检查,发现本虫五个标本,但当时由于联结片不明,故未报道。后观察生活标本,始见有明显的联结片。Achmerow(1954)因该虫对5%NaCl有耐受性,故推测此虫可能是致病种类;Boroanova研究该虫的产卵率及发育,找出其最适温度20—24℃;但由于该虫多寄生于鳃板,而认为可能对白鲢为害不大。 .
生物学
宿主 白鲢Hypophthalrnichthys molitrix(Cuvier et Valenciennes)。
寄生部位鳃板及鳃瓣。
感染率与感染强度 l956年7—8月在太湖检查ll尾白鲢,5尾阳性,各有一个标本,l959年又检查ll尾白鲢,在一尾鱼上发现2个标本。
寄生部位鳃板及鳃瓣。
感染率与感染强度 l956年7—8月在太湖检查ll尾白鲢,5尾阳性,各有一个标本,l959年又检查ll尾白鲢,在一尾鱼上发现2个标本。
国内分布